国产超级大爆乳美女在线播放91_亚洲美女图片天天色99_色婷婷精品午夜在线播放_视频二区一区国产精品天天

宋公堤主題文化展陳館:豐碑永遠屹立在群眾心中
2025-09-02 06:59   瀏覽人次:

  本報記者 李雨朦
  “由南到北一條龍,不讓咸潮到阜東;從此無有沖家禍,每聞潮聲思宋公。”這首民謠,至今仍在黃海之濱回蕩。宋公堤猶如一條巨龍蜿蜒橫臥在黃海岸邊,既是抵御咸潮的“鋼鐵屏障”,更是鐫刻著紅色記憶的“精神豐碑”,見證著濱海這片土地從潮患肆虐的苦難歲月,邁向產業(yè)興旺、鄉(xiāng)村和美、生態(tài)宜居的發(fā)展新篇。
  “大家眼前銹跡斑斑的木夯工具、泛黃的《修堤公約》,每一道磨損痕跡,都記錄著77天筑堤的日夜艱辛——它們都是當年宋乃德縣長帶頭修堤時的見證。”走進宋公堤主題文化展陳館,講解員的聲音穿越時空,將游客帶回那個軍民同心戰(zhàn)海潮的崢嶸年代。展館內,一幅幅圖片、一頁頁史料、一件件實物、一段段視頻生動地展示了宋公堤的修筑過程、主要人物及相關的文化延展,讓“萬人揮鍬筑長堤”的壯闊畫面躍然眼前。
  時光回溯至抗戰(zhàn)時期,1939年農歷七月十六日晚,蘇北的阜寧縣黃海海域(今濱??h域)發(fā)生海嘯。海潮所到之處,堤岸破溢,田成澤國,轉瞬間就吞沒了40多個村莊,數十萬災民流離失所,近萬人死于非命。鹽城作為新四軍敵后抗戰(zhàn)的核心區(qū)域,不僅要面對戰(zhàn)火硝煙,還要抵御頻發(fā)的海潮災害。1941年,蘇北沿海百姓深陷于海潮侵襲與海水倒灌的苦難深淵。阜寧縣抗日民主政府首任縣長宋乃德,在新四軍第三師師長黃克誠的全力支持下,挺身而出,毅然決定修筑海堤。這猶如在黑暗中點亮了一盞明燈,為沿海百姓帶來了希望。
  當時,修堤工程面臨著諸多艱難險阻。資金短缺、物資匱乏、技術落后,再加上日偽頑的謠言蠱惑、武裝擾亂和破壞,每前進一步都異常艱難。然而,宋乃德帶領廣大軍民,憑借著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意志,克服了重重困難。他們廣泛動員群眾,短短時間內,兩萬多名民工踴躍投身到修堤工程中。施工期間,黃克誠、張愛萍、曹荻秋、宋乃德等黨政軍領導人多次親臨施工現(xiàn)場視察,給予民工們極大的鼓舞。宋乃德縣長更是以身作則,帶頭挖下了修堤的第一鏟土。經過77天的艱苦奮戰(zhàn),一條全長45公里、底寬21米、高7.8米的攔海大堤終于橫空出世。這條大堤成功阻擋了洶涌的海潮,守護了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,百姓們將其與北宋范仲淹所修的“范公堤”相媲美,尊稱為“宋公堤”,并立碑紀念,銘記這份共產黨人為民謀福祉的深情厚誼。
  歲月遠去,精神永存。宋公堤的夯土早已被歲月磨礪得堅實如鋼,而它所承載的“為民、擔當、奮斗”精神,正引領濱海高質量發(fā)展。
  昔日的潮災之地,如今已是產業(yè)興旺的“發(fā)展熱土”。沿著海堤公路向北而行,中國海油鹽城“綠能港”儲罐群熠熠生輝,4座22萬方、6座27萬方LNG儲罐組成國內最大的LNG儲備基地,年處理能力超600萬噸的清潔能源,正通過管道輸送至長三角各地,為“雙碳”目標注入“濱海力量”;不遠處,一排排白色風電發(fā)電機迎風轉動,巨大的風輪將黃海海風轉化為清潔電能,讓濱海成為長三角重要的新能源生產基地。
  再向北,昔日荒涼的濱海港,如今已是國家一類開放口岸。站在10萬噸級碼頭觀景臺遠眺,巨型橋吊揮舞“鋼鐵巨臂”,將集裝箱穩(wěn)穩(wěn)吊裝上遠洋貨輪,卡車往來穿梭,年綜合貨物通過能力達4800萬噸。隨著濱淮高速公路鹽城段全線通車、濱海港鐵路支線驗收通過,20萬噸級航道工程加速推進,這里正形成“30萬噸級泊位為龍頭、5萬~10萬噸級泊位為主體”的港口格局,為綠色能源、綠能裝備制造、新材料等千億級產業(yè)集群提供“大進大出”的物流支撐。
  距離海岸13公里的小街村,曾經是一個飽受海潮沖擊的沿海小村,如今在宋公堤的庇佑下,已實現(xiàn)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白墻黛瓦的新式民居整齊排列,便民服務中心、衛(wèi)生室、文化廣場一應俱全。“以前怕海潮,現(xiàn)在靠海吃海!”村民李大爺笑著說,依托港口和新能源產業(yè),不少年輕人回鄉(xiāng)當起了技術工人、開起了小飯店,昔日的“潮災村”變成了“幸福村”。
  潮聲依舊,初心如磐。這座矗立在黃海之濱的“精神燈塔”,正指引著濱海廣大干群在高質量發(fā)展的道路上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,續(xù)寫更多“思宋公、學宋公、做宋公”的新時代篇章。 ? ?。ū緱l新聞版權歸濱海日報所有,轉載請注明出處。)
 

掃一掃,手機分享